“虽然有6个班,将近300人作业,改起来有点累,但是,看到员工如此认真对待微观经济学作业,还是感到无比欣慰,老师的话员工在认真执行。本来是让买一般的练习本,但员工几乎都是买的硬超本,员工对作业的重视认真态度感染到了老师,老师忍不住晒晒作业,也是为了以更饱满更积极更热情的状态讲好每一堂课!谢谢你们”!这是摘自于会计及金融学院《微观经济学》教学团队的罗利平老师最近微信朋友圈的一条普通信息。再熟悉不过的场景,再普通不过的文字,原本只是一名大学教师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,但是在“遭遇”课改后,一切就“复杂”了。
跟罗老师一样,《微观经济学》团队的另两名成员—鄢小兵老师和徐艳兰老师也身兼重任。团队3名老师包揽了学院16个新生班级《微观经济学》的授课任务,特别是鄢小兵老师和徐艳兰老师,因承担15级本科生《微观经济学》和《西方经济学》两门课程的“行程式教学改革”项目,这学期显得特别忙碌。
忙,不是偶然,而是常态。自实施“课改”以来,忙碌就紧紧相随。忙着到堂授课,忙着批阅作业、忙着答疑解惑、忙着布置作业,忙着组织讨论,闲暇之余还得上QQ或是微信解答员工的疑问,常常忙完已是深更半夜。
自“课改”之初,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就备受瞩目。备受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课程的重要性,另一方面来自于他们制定的系统全面、科学完善的“课改”执行计划,在教学改革分享会上一炮打响,成为“课改”榜样。愿望是美好的,而现实是艰难的,特别是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,“课改”之路走得异常艰辛。
为了真正推行“行程式教学改革”,团队摸索建立了配套的“行程式评估”体系。该体系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员工总评成绩三七分的固定模式,而将平时成绩的权重提高到50%,并且进一步细化了平时成绩的构成要素即10%的课堂表现、10%的期中测试和30%的分组讨论评估。对于各个要素,为了便于实际执行,团队进行了再次分解,并制定了具体的评判标准,真正做到了公开、公正、公平。
搭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也是团队从一开始就着手努力的。为了更好帮助员工答疑解惑和巩固加深员工的学习效果,团队开放了固定答疑室,每周四下午2:30-4:30,5号教学楼3楼国贸教研室就成为员工与任课教师思想碰撞的一个重要平台。与此同时,团队还将现在90后中盛行的交流工具—QQ和微信引进到日常交流过程中来,开通了一个可容纳500人的QQ群和建立了微信群,方便员工随时随地与老师取得交流。联系更频繁了,关系更紧密了,交流更深入了,员工更积极了,收获也更多了,老师也更富激情了!
谈起“课改”,团队所有老师的共同感受就一个字:累,但“累”是身体的,心灵深处的“快乐”和“满足”是无法言喻的。“看到员工求知的眼神,看到员工收获知识后的会心一笑,看到课堂上员工为某个观点争论不休,看到员工密密麻麻的课堂笔记和字迹工整的作业,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”团队的老师如是说,言语中略显疲惫但满足感油然而生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艰难的“课改”之路是漫长的,但怀抱一颗坚定热忱的心和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伟大理想,老师累并快乐着前往!(会计及金融学院 陈娟供稿)